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互联网生活已是常态化,我们通过手机便可获得信息,以至于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利用互联网获取我们的个人信息等,从而进行非法活动。作为老员工的我们,更应该提高警惕,提高安全意识,防患未然。因此12月5日会计1901班、1902班在辅导员朱楠老师的带领下,于教一412开展了此次防诈骗教育主题班会,让同学们更深入了解一些诈骗手段,不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而电信诈骗是近年来围绕在大家生活中比较突出的侵财犯罪,其中包括电话诈骗、网络诈骗、纸质媒介诈骗等,是犯罪分子利用日益先进的通讯手段、银行支付渠道以及互联网技术,像不特定人群实施的诈骗。而作为老员工的我们,辅导员也列举了几种极易受骗的形式,其中最主要的一种便是校园贷,身处学校的我们,无论遇到的情况多么急迫都需要跟家长和老师如实说明情况,不可私自贷款,切不可听信各类贷款中介的谣言,也不可听信利息低等其他骗术,陷入以上种种贷款诈骗套路,便会为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及麻烦。如果一旦确认自己被诈骗或陷入套路贷,一定要及时报警,一味的忍气吞声只能增加自己的损失,甚至影响一生。当然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网络刷单诈骗也是近几年的主流,网络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任何要求垫资的网络刷单都是诈骗,切不可相信“轻轻松松赚大钱”这些宣传标语。谨记诱惑的背后一定是陷阱!

除了这些例子之外,辅导员也讲解了老员工上当受骗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思想单纯、防范意识较差、遇事不够理智、有求于人、交友行事轻率、急功近利等。因此作为老员工要做好对校园诈骗的预防就必须做到:
1.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同学们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制和安全教育活动,多知道、多了解、多掌握一些防范知识,以免上当受骗
2.交友需谨慎,避免感情冲昏头脑的情况出现。
3.不相信不明来电和短信,不要透露自己的身份和银行卡信息,更不要轻易汇款。
4.若收到类似“刷卡消费”,“扣除年费”等可疑信息,首先应向开户行银行核实短信内容,更不可相信对方提供的咨询电话。
诈骗犯的手段多种多样,需要我们随时提高警惕,而通过此次开展的防诈骗主题教育班会,让同学们懂得了如何防骗,如何辨别真伪、如何对待可疑人员,既有教育意义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防骗的警惕性。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面对生活,面对社会。希望通过此次班会,能够唤醒同学们对生活中各种安全问题的重视意识,让每位同学的心中都种下一颗叫做“安全”的种子,那样生命之花才会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