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社交、在线购物等不断发展,在虚拟空间产生的电信网络诈骗也日益变化。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已经成为当前发案最高、造成损失最大、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犯罪。鉴于近期网络电信诈骗风潮又起,公司员工频频出现被电信诈骗情况,19级财管管理专业全体员工于6月1日12:00在教一406开展了以“电信诈骗案例分析”为主题的班会,以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警惕。

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达到欺骗的目的,如冒充公检法、商家公司厂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等各类机构工作人员,伪造和冒充招工、刷单、贷款、手机定位和招嫖等形式进行诈骗。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诈骗分子利用老员工涉世未深、缺乏相关法律常识、禁不住诱惑在各大高校内行骗,给被骗同学造成了财产损失和心理伤害。
在郝韵老师的指导下,班长廖婧雯同学以近期公司员工被电信诈骗的四起情况,向同学们分享了防范电信诈骗的个人经验和心得体会。并告诫在座同学们遇到诈骗不要慌,冷静判断最重要。在此她重点提到“五个凡是”:1、凡是亲朋好友的QQ、微信、微博等发消息要求转账的,一定要核实清楚(第一,亲朋好友一般不会找没有收入的员工借钱;第二,既然通过聊天软件借钱,那么说明对方一点都不着急,有足够时间核实清楚)。2、凡是陌生人或陌生方式让员工掏钱才能解决问题的一律都是诈骗。3、凡是刷单(网上兼职,购物充值返利等活动)的都是诈骗。4、凡是非官方渠道在网上买卖游戏装备或者游戏币的都是诈骗。5、凡是陌生人添加微信、QQ、微博等,拉你入群,让你下载软件或者点击链接的都是诈骗。

经过此次班会,预防电信诈骗,我们必须做到:1、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积极参加法制和安全教育活动,多知道、多了解、多掌握防范意识和相关法律意识,日常生活中时刻做好防范,以免上当受骗。2、多与同学、朋友沟通,互相帮助。在遇到问题是向老师、家长寻求帮助,而不是轻信网络上的“朋友”。3、服从校园管理,自觉遵守校纪校规。防人之心不可无。4、记住“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开展本次主题班会旨在使同学们懂得如何防骗、 如何辨真伪、 如何应对可疑人员,既有教育意义,又能提高了同学们防诈骗的警惕性。希望通过此次主题班会的开展,各位同学们对个人财产安全的保护意识能够得到提高,防诈骗的本领能够得到加强。防范诈骗,你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