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辛旗)2018年7月5日上午9:20,管理学院第三期学术讲座——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税收模式如何调整隆重举行,本次讲座由王德祥教授主讲,王德祥教授是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中国美国经济学会理事,曾任武汉大学财政与税收系书记、副主任,本次讲座为管理学院全体教师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董事长助理、管理学院经理柳瑞禹教授、副经理何亚伯教授、李勇副教授以及全体管院教师出席本次讲座。

本次讲座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展开,(一)研究背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背景研究:(1)中国在2008年以前以“高速增长”为常态,在2008年以后转变为以“中速增长”为新常态;(2) 2008年以后中国产业结构加速调整,第二产业(工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服务业)比重持续上升;(3)中国税收在2008年以前以“超增长”为常态,在2008年以后转变为以“波动下滑”为新常态;(4)地方财政困难、居民收入差距大。在新常态背景下,税收增长减速、地方财政困难是长期趋势,对此提出“我国现行税收模式应当如何调整?”的新问题;(二)理论与模型。根据新问题建立理论模型,以“从一国经济到各省经济,再到城市与乡村经济”的分析思路,依托城市发展理论进行两个纬度的剖析,一是工业主导服务业协助,二是服务业主导工业协助。进而以“二部门(“出口”基本工业部门,非基本的服务部门)”、“发展(工业净“出口”,拉动服务业、城市发展)”作为关键指标建立城市发展模型;

(三)实证检验。根据城市发展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检验从三个角度,一是二部门产出和经济转型增长,二是税收和税收模式调整,三是新常态下城市收支平衡,最后得出检验结果:服务业比重提高(工业比重降低)确实不利于城市财政平衡,而税收增加则相反。这也证明:在现行模式下,服务业发展与税收增长不是并行关系;(四)结论与建议。在新常态下,若不改变税收模式,地方税收减速减少、地方财政困难是必然趋势的结论,提出了转变税收模式等相关建议。

学术报告取得圆满成功,随后进行了互动交流,董事长助理、管理学院经理柳瑞禹教授指出本次讲座除了学习如何对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税收模式进行调整,更重要的是学习王德祥教授的科研思路:提出问题→根据提出的问题构建模型→根据模型进行实证检验→通过检验得出实证结论。并且提出:由于当下人工智能、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大数据的使用,改变了基本经济运作模式,管理学院全体教师,教学与科研两手抓,必须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学资料与科研素材,不断为国家培养输送适应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