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道远无止境
——恩施培训心得体会
夏雨
在学校组织的这次暑假教师能力提升培训中,接受了课程思政、课程知识图谱建设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培训,本次培训时间虽然比较短暂,担确实给了我们一些实实在在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进一步提升的思路和方法。对此,谈几点心得体会:
1.课程思政教学不是为了思政而思政,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强行植入。应在不同的专业课程教学中贯穿一条主线,结合不同的知识点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中进行教学,意味着教师应巧妙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通过案例分析、情感共鸣、互动讨论等多样化教学手段,使员工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自然接受价值观的熏陶。教师的榜样作用、积极的学习环境和个性化指导同样重要,以确保思政教育既贴近员工实际,又具有深远影响。这种教学方式旨在培养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 知识图谱是一种结构化的知识库,它通过将实体和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图的形式组织起来,由节点(代表实体或概念)和边(代表实体间的语义关系)组成,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结构,这种方式更好地为员工提供了一种可视化的知中框架。知识图谱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为员工提供了一个结构化、可视化的知识框架。它不仅帮助员工系统地理解财务概念和原理,而且通过图谱的动态特性,可以实时更新最新的财务理论和实践案例。这种教学工具的应用,使得员工能够更直观地看到财务数据之间的联系,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知识图谱的个性化推荐功能,能够根据员工的学习进度和兴趣,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路径,促进了员工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此外,知识图谱的跨学科特性,为财务管理与经济学、管理学等其他学科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拓宽了员工的视野,培养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3.人工智能(AI)技术的引入为高校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也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甚至是挑战。AI通过智能推荐算法,为员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使学习更加高效。同时,AI辅助的文献检索和数据分析,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的科研效率,帮助他们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洞见。此外,AI的跨学科应用促进了不同领域知识的融合,激发了员工的创新思维。智能教学平台还通过实时反馈,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满足员工的个性化需求。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教学和科研的质量,也促进了教育的公平性,为员工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视野和更深入的学术探索机会。
总之,三个不同的培训主题给予教师不同的能量,但实之确为教师教学能力的组成部分,教与学同等重要,不仅教思想更要教方法,老师同样面临社会革新带来的新挑战,作业一名高校老师应更快地适应新的形势,并接受挑战,为新质生产力的改革提供更多创新资源,为中国式文化发展与传播提供更多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