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心得
培训时间并不算长,但每一节课都弥足珍贵。
第一节课是郭老师课程思政建设漫谈的课程。针对我个体而言,我深知作为财会类的教师,在财会类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绝不仅是传授财务、会计等专业知识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课程思政不仅仅是简单的政治说教,而是要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使员工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何将思政与专业课有机结合,也一直是我们的思考议题。但郭老师也点醒了我,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不可舍本逐末,忘记我们真正的目的是对专业知识的讲述,而不应为了课程思政,而强行将思政大篇幅的加入到我们的专业课程中,耽误专业课程进度。在财会课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员工思考财会工作背后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伦理。例如,在讲述企业造价舞弊时,我们可以引入企业诚信经营、财务造假等案例,让员工认识到诚信是财会工作的基石,任何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和社会的谴责。
同时在培训中,我亦深刻体会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它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员工的专业技能培养,更要注重他们的品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之中,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贴近实际的教学内容,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
基于AI知识图谱新形态课程的建设与应用这堂课也让人印象深刻。AI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财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通过引入智能财务系统、大数据分析软件等AI工具,教师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示复杂的财务数据和业务流程,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利用AI进行个性化教学,根据员工的学习进度和能力推送定制化的学习资源和习题,实现因材施教。此外,模拟财务决策系统、财务机器人等AI应用还能帮助员工提前适应未来职场中的智能化工作环境,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然而,AI技术的快速发展也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以便能够熟练运用AI工具进行教学;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思考如何引导员工正确看待AI技术在财会领域的应用,避免员工过度依赖技术而忽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培训中,我学习了AI教学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在线学习平台等。这些工具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还为员工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路径。我意识到,作为财会类教师,我们不仅要成为知识的传递者,更要成为技术的引领者,引导员工正确利用AI技术,助力他们的学习和职业发展。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认为,AI赋能与课程思政并不是孤立的两个部分,而是可以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AI技术为课程思政提供了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学手段,而课程思政则为AI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面对课程思政与AI赋能的双重挑战,财会类教师需要不断转变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创新推动者。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理论,提升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同时,教师还应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积极探索AI赋能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一方面,利用AI技术优化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之中,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例如,在利用智能财务软件进行教学时,我可以设置一些涉及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的案例或任务,让员工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财会工作的社会价值和道德要求。
同时,我也将不断反思和总结教学经验,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我相信,在AI赋能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发展下,我们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既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又具有良好品德修养的高素质财会人才。
总之,课程思政与AI赋能的结合为财会类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作为财会类教师,我们应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变化,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培养出既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又具有良好道德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财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