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工程管理系刘红霞)
在恩施野三关参加了太阳成集团tyc7111cc暑期教师培训,收获颇多。
第一场郭劲松教授《课程思政建设漫谈》,其中谈到课程思政就是正确的正,凡是正确的价值引领,就是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本身就意味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即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课程思政要求教师将教学与员工当前的人生际遇和心灵困惑相结合,有意识地回应员工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实践中所遇到的真实问题和困惑,从而对之产生积极的影响。老师们要避免课程思政的误区:不是把专业课讲成思政课、不是挤占专业课程教学的时间、不是对师生思想的禁锢。当前高校思政课程及课程思政建设的着力点,1、“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在“课程”。熟悉课程体系,尊重课程建设规律,切实强化课程建设管理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基础。2、“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在“思政”(政治导向)。没有好的“思政”教育功能,课程教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从而导致课程教学中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割裂甚至冲突。结合我所在的专业工程管理来看,课程思政就是要培养员工有大国工匠精神,将国家建设和个人事业发展结合起来,具体到专业课,要结合每门课的特点去融入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可大可小,可以有大的家国层面的思想引领,也可以是小的个人层面的思想启发。
第二场孔鑫凯《知识图谱赋能混合教学能力提升》专题讲座让我了解混合式教学的含义和意义所在。未来我将尝试使用混合式教学,课前学习+测试、课中讨论/答疑、课后交流,在这期间要线上线下相结合。但是这要求员工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
第三场陈会敏教授《基于AI知识图谱新形态课程的建设与应用》专题讲座让我认识到AI技术发展的先进性,未来的教育主题一定是创新。在数字化教育时代,老师要顺应时代发展大势,找准角色定位,因为员工可以从互联网获取很多知识,但是这些知识需要辨别,那老师就要起到一个引路人的作用。我还学习到智慧教学是一种以员工为中心,通过信息化手段构建教育信息与知识共享,是教育数字化转型借助技术塑造以改变和创新教学模式、形态和架构,变革传统教育模式走向智能教育模式。它旨在促进学习者的随时随地的深度学习,以及促进学习者智慧建构。未来的智慧课堂是创新课堂、一键可视化、学情分析、智慧课堂、可视化管理、课堂互动、智能录制、远程互动、移动应用等多位一体的。那么这就需要我们前期去构建相关课程的知识图谱。课程教育知识图谱通过拆解教学内容进行知识系统梳理,构建知识点及相互关系,形成课程、学科、专业知识图谱,将知识图谱与教学深度结合,优化知识表达,让知识“看得见”、“看得清”。能够有效支持灵活、精准“教”与个性、终身“学。未来希望学校也能启用学习通里面的知识图谱功能,不断来完成线上课程的精细化建设工作。
学无止境,作为高校教师,更应该持续学习,终身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才能成为学习学习路上的引路人和人生导师。